#

星期二, 2月 21, 2006

4. 占星的虛與實

對比起中國術數,西方占星可算是直接取用天象的術數。在星宮圖中,日月五星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等太陽系行星)是實際在黃道上的位置,而不像八字、紫微斗數那樣換算上成干支或虛星(不真實存在的星體)。然而,西洋占星亦用虛星,比如月交點(Moon Node)是黃道(太陽軌道)與白道(月亮軌道)的兩個相交點,故月交點不是實際星體,但卻當作星體看待。
又如將黃道劃分為12等分的十二星座,並不反映天文學上的星座大小。時下流行的太陽十二星座,不等同於天文星座,應該用回占星術的術語--黃道十二宮(Zodiac Sign)。
雖說西洋占星術所用的星體是實際存在,不過星宮圖卻是計算出來。如前述的黃道十二宮會是個例子。另外,根據誕生地點經緯度和時間計算出東昇點(ASC,Ascendent)是誕生時升起的星宮位置,而天頂(MC,Medium Coeli或Midheaven)是誕星時黃道在當地子午線的最高點,再加上與東昇點相對的西沉點(DSC,Dscendent),以及天頂相對的天底(IC,Immum Coeli),構成星盤四角,再導出後天十二宮。
後天十二宮的計算方法,歷來是占星術上最具爭議性的話題。因就不同的觀點和計算方式,先後發展幾十種分宮制(House System)。這說明占星術並不是純粹運用實際星體,其中亦有演譯和推算的成份。
在傳統占星術傳承,有將星曜及東昇點的黃道度數加減計算,產生一個虛擬點,即所謂阿拉伯點(Arabic Parts),藉此協助判斷。後世德國漢堡學派(Hamburg School)發展自成一格的占星體系(Uranian Astrology),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中點技巧(Mid-point),及定義了8個虛擬星曜(Virtual Planet)應用於推算。
此外,在古時天文星體很多時都是推算出來的,但卻錯漏百出,主要原因是天文觀測不精細,及對天上行星運行的錯誤理解。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地球為宇宙中心,星體繞著地球運轉,故導出錯誤的行星模型,因而算式總不能完美地反映行星準確行度,常有誤差出現,於是占星家所使用的星曆(即日月行星在黃道位置的列表)過一段時間便要修訂,以符合實際天象。例如中國自古以來,已頒過上百種曆法。據統計,中國曆法經過大小改革共有70多次,改革方案百多種。秦以前6改,漢4改,魏至隋14改,唐至五代15改,宋17改,金至元15改,明清3改。由此可見,古時曆法制訂及天文觀測,存在不少問題。
現代人採用占星軟件,也使用星曆資料(Swiss Ephemeris),當然要比古人精良準確得多。由於使用統一的星曆資料,所以無論是免費軟件或專業軟件都不會有太大差別。

沒有留言: